藏品資訊
典藏號
CSH000760
共匪「人民公社」
內容描述
本篇主要說明農民政策及農村問題。共產黨以農民起家,農村為其建立叛亂武裝的搖籃,毛澤東認為「沒有農民就沒有一切」作者認為中共的農民政策是從欺騙、利用、改造到消滅農民階級,亦貫穿了整個變革的過程。所謂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是強迫農民將剛分到手的自有耕地、耕畜、農具等生產手段交與合作社為集體的所有,農業歸合作社使農民失掉獨立生產的憑藉。
在農村人民公社的各級組織是社隊的領導力量。在文革前人民公社的狀況﹔人民公社的特徵為組織規模龐大,其型態為「政社合一」將鄉政權與農業合作社合而為一,同時通過「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和「勞武結合」以求達成「全民皆兵」的狂想。而文革後人民公社和生產隊的差別是生產隊多以生產糧食為主而公社是以根據當地條件分別發展經濟作物,在公社中的各種農活均需付出一定的勞動力,但各種農活付出的勞動量不足,所得的報酬亦有各異。人民公社的生產經營方針為實現農業集體化,爾後在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和電氣化。
資料類型
出版日期
並列題名
共匪人民公社
作者
出版者
國防研究院
出版地點
台北市
版本
原件
語言
中文
補充
課號:208-2
封面列有:本院資料請勿轉借轉載
數量
50
單位
課程名稱
尺寸
25.3X17.4
裝訂
平裝
保存狀況
完整
版權聲明
開放瀏覽
目次
壹、前言
貳、共匪「文化大革命」以前「人民公社」的狀況
 一、共匪農村公社的性質和組織體制
  (一)農村公社的性質
  (二)農村公社的根本制度
  (三)農村公社的組織和規模
  (四)農村公社的權力機關
  (五)農村公社的管理機關
  (六)農村公社的監察組織
  (七)農村公社的民兵組織
   附:共匪農村人民公社組織系統表
 二、共匪農村公社文教科學的組織及其活動
  (一)農業中學
  (二)耕讀小學
  (三)農民業餘學校
  (四)農業科學實驗站和實驗小組
  (五)農村俱樂部
  (六)農村廣播戰
 三、農村人民公社的生產管理制度
  (一)公社的生產經營
  (二)公社對生產資料的處理
  (三)公社的勞動編組及生產責任制
  (四)公社的勞動定額和評工記分
 四、農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
  (一)公社的收入
  (二)公社的課稅負擔
  (三)公社的糧食儲備
  (四)公社的資金分配制度和糧食分配制度
 五、漁業公社的分配制度
  (一)自備工具者的分配制度
  (二)公社供給工具包修理者著分配制度
  (三)公社供給工具社員包修理者的分配制度
 六、農村人民公社與農村羣眾組織
  (一)貧下中農協會
  (二)婦女代表會議
  (三)青年組織
  (四)少年團和兒童團
 七、農村人民公社與農村财貿組織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與農村公社
  (二)農村供銷合作社與農村公社
  (三)農村集市貿易與農村公社
  (四)農村稅收與農村公社
參、共匪「文化大革命」以後的人民公社
 一、共匪「文化大革命」對人民公社的影響
  (一)公社組織體制瓦解
  (二)公社集體經濟被破壞
  (三)農村幹部隊伍渙散
  (四)農村個體經濟乘機發展
  (五)農村反共革命活動愈演愈烈
 二、匪區人民公社的現狀
  (一)組織的重建與「精簡」
  (二)推廣大寨式勞動管理制度
  (三)接辦下放的中、小學校
  (四)實施合作醫療制度
  (五)貧下中農管理商業和信用合作社
  (六)重建社辦工業和恢復儲糧制度
  (七)削減自留地和收回墾荒地
  (八)推進邊疆地區的公社化運動
肆、結論
::: 版權所有 © 2019 中國文化大學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 資訊安全政策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指導單位 指導單位文化部 通過無障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