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蹟
美編用圖片
求學過程
創辦人7歲時(1907)於家鄉張氏祠堂所設立的小學就讀, 1913年進新江鄞縣第四高級小學,學校在全謝山故里。1915年考進浙江省立第四中學,受國文教師陳康黼先生之影響,體認中小學教育之重要,因而有志於投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同時受到歷史教師洪允祥和地理教師蔡和鏗兩位先生之影響,特別著意於歷史學和地理學。
1919年五四運動時,創辦人以寧波學生會代表身分出席上海的全國學生會,同年錄取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放榜以後,父兆林公向創辦人說明,當年進入鄞縣第四高級小學時,把全謝山的《鲒埼亭集》放在創辦人行篋,意在提示鄉賢全謝山因重志節而才有真學問,期創辦人效法之。
求學過程圖片(1)
求學過程圖片(2)
美編用圖片
南京高師問學求道
1919年創辦人進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制為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校長為郭秉文博士。時學校名師雲集,創辦人在校時深受其中三位老師的影響,一是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劉經庶先生,劉先生主張哲學與史學應互為表裏,而人類文化史應以思想史為核心,其論說對當時學生影響深遠;另一位是史學名家柳詒徵先生,柳先生重視方志學、圖譜學和史學方法,為中國文化史開山宗師,創辦人深受柳詒徵治學方法之影響,亦深感柳先生對自己的提攜;再者是竺可楨教授,竺先生為哈佛大學博士,創辦人在學之主修地理學課程,在畢業後又戮力於地理教科書的編纂,以及翻譯世界地學名著和作地理考察等,受竺可楨教授的影響至深。
南京高師問學求道圖片(1)
南京高師問學求道圖片(2)
南京高師問學求道圖片(3)
美編用圖片
文化教育事業的起始
1923年夏,創辦人以第一名畢業於南京高師文史地部,旋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教科書,前後凡4年,其所編高中與初中地理讀本,廣為學校採用,影響深遠。1927年,經柳詒徵教授的推薦,創辦人至中央大學地理學系任教,自講師而副教授而教授。在中央大學期間,創辦人開創了研究中國人文地理學的先聲。此外,創辦人又與學者專家至全國各地作地理考察,並發表考察報告及出版專書。
至1935年,因創辦人在地理學上的傑出成就,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時創辦人年僅35歲,為評議員中最年輕的學者。
文化教育事業的起始圖片(1)
文化教育事業的起始圖片(2)
美編用圖片
執教浙江大學
1936年浙江大學成立史地學系,嗣後增設研究所,聘創辦人為史地系主任兼所長,後又兼文學院院長。抗戰時期,創辦人與浙大師生遷至貴州遵義。當時英人李約瑟根據其視察戰時中國大學之結果,曾以西南聯大譬喻為中國之牛津,浙大則為中國之劍橋,而浙大史地研究所同人創辦〈思想與時代〉雜誌,以溝通中西文化為職志,亦不負眾望,著作甚多,其中集體撰著之《遵義新志》一書,方法新穎,允為治方志學之範例。
1943年,創辦人以浙大教授身分應邀赴美訪問並講學。留美二年餘,在哈佛大學期間,創辦人致力於地略學研究,亦留意當代西方史學大師的學說。自美歸國,仍在浙大教學,直至1949年始離職來臺,在浙大前後任教14年。
執教浙江大學圖片(1)
執教浙江大學圖片(2)
執教浙江大學圖片(3)
美編用圖片
推動文化復興
1949年6月創辦人渡海來臺,隔年出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長,創辦人深知文化之於民族精神之重要,因此特別著意於文化事業,除著書立說外,並與相關行政部門合作,創立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及發行刊物多種,展開文化事業的札根工作。
1954年7月,創辦人出任教育部長,任內(1954-1958)促成清華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多所大學復校,並核准東海大學、高雄醫學院之設立,同時改制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臺灣省立法商學院等,亦在師大、政大等校開設博士班,對臺灣高等教育厥功至偉。創辦人對於中小學基礎教育亦特別重視,對推展美學、科學及社會教育,以及完整的臺灣教育體系,貢獻無與倫比。
推動文化復興圖片(1)
推動文化復興圖片(2)
美編用圖片
深耕文化學術
1958年8月創辦人出任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旋轉任國防研究院主任。國防研究院集研究、教育與訓練三者於一身,專門選訓國家高級文武官員,每期8個月。迄至1972年共辦了12期,受訓者多出任國家要職,對國家貢獻甚多。
自1961 年開始,由創辦人主編,國防研究院出版了《清史》、《中華民國地圖集》、《世界地圖集》和《文物精華〉等多部大型圖書,並印行《國父全集》等多種出版品,復與中國文化學院合作編纂《中文大辭典》。創辦人自己開始撰寫《中華五千年史》,寄民族大義於歷史,為學術之研究。創辦人仿美國國家科學院於1966年籌設中華學術院,並於1968年舉辦第一屆國際華學會議,為臺灣地區召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的先河。
深耕文化學術圖片(1)
美編用圖片
創辦中國文化大學
1962年,創辦人秉持「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之旨意,以復興中國文化的精神,選在陽明山創辦中國文化學院。以中國文化為根,倡導音樂、美術、戲劇、體育及大眾傳播等學料,以期開展中國文藝復興之機運。而創辦人以一介書生,闢草萊,除榛莽,歷經艱苦,耕耘不懈,卒以堅毅不拔之精神,成就今日中國文化大學之規模。
創辦人將本校所在地命名為華岡,寓意「美哉中華,鳳鳴高岡」期同學有「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胸襟,秉持「質樸堅毅」的校訓,使華岡學子五育俱備,學以致用,以臻於至善的境界。
創辦中國文化大學圖片(1)
創辦中國文化大學圖片(2)
::: 版權所有 © 2022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資訊安全政策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通過無障礙檢測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