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4日趙班斧致全體同仁函
無法顯示藏品圖檔
典藏號
XFL1750
摘要
摘要:趙班斧先生致憲政研討委員會全體同仁,向各位同仁表述對於兩權行使問題之探討。
原先兩權之提案是由第三次大會開會期間,由顏澤滋代表提出說法是:為協助總統減少行政上的困難,而必須爭取,所爭取到的權力都應交予總統使用,委員會本身應該是所謂的『虛本位』。但到了憲政研討委員會成立之後,卻開始往當初相反的目的執行,反而限縮總統權力。
趙班斧先生在觀看四年委員會的亂象之後,再次呼籲全體同仁,要重新回想當初成立委員會的目的,否則委員會將與總統背道而馳。
資料類型
創作日期
作者
版本
原件
語言
中文
數量
1
單位
藏品分類
創辦人張其昀資料
尺寸
27 X 19.7
保存狀況
完整
版權聲明
開放瀏覽
補充資料
各位同仁:
  兩權行使問題,六年來在理論方面的爭端,大家都已耳熟能詳,茲函所述,乃是回溯一下問題之演變經過,以供各位同仁之參考。
  當三次大會開會期間,顏代表澤滋等提出了一個行使兩權的提案,所運用的技巧是相當高明的,那就是將請 總統連任的問題與行使兩權的問題擺在同一案內提出。 總統連任問題是海內外同胞希望之所寄,而兩權之要求解凍也確有很好的理由,因之簽名聯署的有九八八人之多。
  案子提出以後,中樞方面鑑於兩權之行使牽涉到的問題太多,尤其是 總統的昭示,認為:『這部憲法是全國人民神聖的付託,乃是民主自由正義的象徵』,『要將這部憲法帶回大陸』,因之認為此時此地,不宜對國家的根本大法有所更張。要修改將來回到大陸後再修改。此外社會輿論方面也一致認為 總統連任問題,是基於國家的需要非行不可的,但兩權的行使卻並非目前當務之急。如果國大代表利用 總統連任問題而想把兩權行使問題順帶解決,那就難免有投機取巧以及本位爭權之嫌。國大同仁鑑於當時各方面的反應,大都對於原先簽署的主張漸漸地有了轉變。
  當問題爭論發展到了上述的情勢後,顏代表澤滋的解釋:是一再強調兩權案之提出並不為了本位爭權,而是要將這兩個權爭到之後再交給 總統來運用, 總統認為有必要時就由 總統咨請國民大會來處理,他並且口口聲聲地說:『我們這兩個權是虛的,是虛本位的』。由於這一個說法之入情入理,深深地打動了同仁的心理,因此在最後才修訂成了現在的臨時條款,那就是:『國民大會創制複決兩權之行使,於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閉會後,設置機構,研擬辦法,連同有關修改憲法各案,由 總統召集國民大會臨時會討論之。』以及『國民大會臨時會由第三任 總統於任期內適當時期召集之。』當時大家共同的了解是完完全全授權 總統的。
  三次會議閉會後,國民大會根據臨時條款之規定,於四十九年七月成立了憲政研討委員會,開始研討兩權行使辦法及修憲各案,在一年有半的討論過程中,就發生了一個最嚴重的所謂『定期集會問題』,有的主張一年開一次會,有的主張兩年開一次,有的主張三年開一次,有的主張自行集會,有的主張由 總統召集,好像問題祉在會期的多少以及集會的方式如何而會是必開無疑似的。這一個問題一發生,事情就根本變了質,因為這是違反原則,違反我們的共同了解的。我們的原始的目的是將這兩個權爭來之後而將行使的權柄完全交給 總統來掌握。現在忽然要定期集會了。所謂定期集會,就是根本沒有將這兩個權交給 總統,因為集會有了定期之後,那末到時 總統就非召集不可。否則, 總統就變成了違憲,同時集會有了定期,那末 總統的權倒反是一個形式上的虛權『虛本位』了。因之定期集會是違反原則的,是決不可行的,此一問題之爭論,一直到五十年十二月廿五日憲政研討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大會中,才算將牠打消,當時我們所作的研討結論(即國民大會創制複決兩權行使辦法草案初稿)是沒有所謂『定期集會』問題的。
  定期集會問題在五十年十二月憲政研討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被打消以後,曾經沉寂了一個時期,後來又漸漸地復燃起來。四年以來,經過若干主張有定期集會的朋友不斷地鼓吹與醞釀,似乎已經在同仁間造成了一種普遍的印象與錯覺:那就是『行使兩權』,變成為『一定要有會期』。有些朋友在開會的時候慷慨陳辭,說是:『如果沒有會期,我們的兩權就會落空』,聽的人也覺得他們的話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可笑而可悲的現象,難道我們已經忘了我們原始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兩個權交給 總統,而自己本來就是空的『虛本位』嗎。
  我們回溯一下兩權行使問題的演變經過。在一開始的時候是說得冠冕而堂皇,口口聲聲是擁護 領袖;要幫助 領袖減少行政上的困擾而是把這兩個權完全交給 領袖來運用的。等到這個說法獲得普遍的贊成與支持而有初步成就後,於是第二步就在研擬辦法時出了花樣,用『自行集會』或美其名的所謂由『總統召集』為手段而以『定期集會』為目的,說穿了,這好像是一套政治把戲。我們知道政治手法上的三部曲,為了要達成某種目的,往往在第一步先掀起一個運動以迎合羣眾的要求,第二步等到這個運動成熟以後再使其變質。然後第三步再由問題的變質以達成其某種政治目的,問題的演變都是由淺入深的,因之凡是一個政治問題,當政策在進行的時候方向必須牢牢把握,否則一開始的時候有一點點偏差,漸漸地越走越遠,最後竟會與原始的目的完全相反,我們兩權行使問題的演變經過,就是這樣的一個形勢。
  四年以來班斧對於兩權問題沒有說過一句話,是許多同仁所共知的,尤其是對於主張現在在實質上就要行使兩權的若干位同仁,我們的私誼一直都很好,本函之作,乃是基於良知,提醒同仁,不要使我們原先純正的動機,變質走樣,我是一個國民黨黨員,對於黨的領袖最後的決策。我有義務去完成去貫徹,當我讀到本黨 總裁在中央常會第一八三次會議中的指示,不禁淚下沾襟,其中尤以『余年已八十,一切不能不為國家之長久利益著想』數語,使我們身為黨員的,不能不有所愧感,從另一角度來講:我們如果一方面要他繼續做我們的 總統,繼續來領導我們反攻大陸,而另方面卻與他老人家所決定的政策背道而馳,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衡情論理,我們又居心何忍呢!
  臨穎怱忙,辭難達意,諸祈 垂察是幸,敬頌
公祈
     
     趙班斧 謹上 
         五十五年二月四日
::: 版權所有 © 2022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資訊安全政策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通過無障礙檢測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