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臺灣鄉土,在窮困的年代成長,一路從師範、師大唸了上來。為了尋求哲學的智慧,我上了華岡,1969年完成碩士學位,1975年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碩士論文的專題是:「老子哲學之研究」,博士論文的專題是:「韓非政治哲學之研究」。此正是師大國文系修習歷程中,最有心得的道家與法家思想。
1964年,第一本著作「文化復興與現代化」由正中書局出版發行。1965年6月在獲博士學位之後,七月即與幾位青年學人共同創辦「鵝湖月刊」。以傳承發揚光大中國文化與哲學為職志,此一鵝湖團隊已形成當代新儒學的大本營與生力軍,在兩岸中國的學術文化界中,屹立挺拔,自成一家說,主力來自文化哲學系所,本人之外,當有袁保新、楊祖漢、黃慶明、黃漢光、高柏園、周博裕、蕭振邦、戚國雄、顏國明、王財貴、陳德和、林日盛、陳章錫等。哲學系號稱華岡第一系,以這一批華岡學子數十年如一日的卓越表現而言,堪稱實至名歸。
自1982年2月,舉辦第1屆鵝湖論文發表會迄今,已舉辦了13屆之多。1990年12月舉辦了第1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迄今,已有6屆之多,「鵝湖」已成了當代新儒學的重鎮,且取得當代儒學理當由臺灣主導的尊嚴與榮耀,此中奉獻付出最多的執行長,就是華岡人周博裕。兩度應邀前往日本,在全國之道學與儒學之學術會議中發表演講。
王教授於1979年,以「論老子哲學之形上原理與政治人生之價值歸趨」,通過教授升等。主要著作有:文化復興與現代化、韓非子的哲學、大塊噫氣、老子的哲學、論語義理疏解、孟子義理疏解(與曾昭旭、楊祖漢合著)、材與不材之間、中國哲學論集、緣與命、儒道之間、再論緣與命、沒有天沒有地、當代人心靈的歸鄉、向生活說話、做個出色的人、老子道、生死道、人間道、生命的大智慧、行走人間的腳步、人生關卡、莊子道、人人身上一部經典、活出自己的風格來、開發生命的原動力、人生是一條不歸路、活出自信活出愛、一生好看、人生的智慧、在家出家與回家、二十一世紀的儒道、中國哲學史(與楊祖漢、岑溢成、高柏園同著)。
鵝湖雜誌發行人
大學教授
國家博士
臺北第一女中教師
文藝復興月刊主編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淡江大學教授
中央大學教授
中央大學哲學所所長
教育部學審會委員
榮譽:
「全國中學教師復興中華文化論文賽金雞獎」之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