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本立  
莊本立  的圖片
莊本立(1924年-2001年),原籍江蘇進武,自小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書香世家中成長,祖父以《論語‧學而》中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為其命名。由於環境的潛移默化,讓莊本立從小就喜愛音樂、繪畫與書法。1941年,他進入上海大同大學就讀,主修電機工程;同時也加入了「仲樂音樂館」,與衛仲樂學習琵琶、二胡、小提琴和古琴,奠定了樂器演奏的基礎。1947年,畢業後,即加入臺灣電力公司電氣試驗所,9月份應聘來臺工作。
1969年,中國文化學院張創辦人設立了國樂組,並聘任莊副院長為第一任國樂組主任。1973年5月,莊本立自臺灣電力公司退休,從此成為「專職」音樂人,除了持續原有的教學活動,更積極參與行政事務。1978年,首開先例--錄取盲生就讀音樂系國樂組,造就該校日後培養出許多盲人音樂家。學術會議與論文發表也是莊本立的生活重心。就任專任教職之後,他積極參與各類發表,例如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亞太音樂會議等,針對中國樂思、中國樂器等主題發表文章。1980年,他率領國際友好訪問團出發赴美國巡迴十八周,公演了三十二場;諸如此類的活動讓莊本立的名字享譽國際。另一項為人津津樂道的貢獻就是舉辦「研古與創新音樂會」,顧名思義,「研古」是研究古代的資料,「創新」則是創作新穎的作品。這活動從1986年開始,原來是中國文化學院國樂科系的定期音樂會,莊副院長將研古與創新的概念融入其中,至2000年,總共舉辦了十五屆。這個音樂會節目從傳統、改編國樂開始,逐次納入西洋音樂、協奏曲等,從音樂會的幾個主題「十部樂」和「新十部樂」也可以看出他研究古代音樂史的成果。
莊副院長最明顯的特色,就屬身上那套「華夏服」(又稱本立裝),當時的華岡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同學,也穿著青色白邊的華夏服做為演出服裝,從1971年開始,除了少數場合,一年到頭莊副院長幾乎都穿著這套服裝,即使有部分人士投以質疑眼光,但他也從未動搖,從中也能看出他對於理想的執著。莊本立生性熱心,事必躬親,直到老年,仍是不斷忙碌於教學、研究、教育行政與開音樂會等繁雜行程;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不但指導出許多學生,對於提攜後進更是不餘遺力,學生學成返國後,積極邀請他們回歸母校服務,因此為校網羅不少優秀人才。在祭孔上更有偌大的貢獻,是臺灣第一個研究樂律,研製樂器、編訂古譜、開辦國樂專業教育的人。
美編用圖片
經歷
華岡藝術學校校長(1976)
中國文化大學副院長
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教授
中國文化學院教授、副院長
音樂研究研究委員
中華國樂會常務理事兼研究組長
美編用圖片
備註
榮譽:
名列台灣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1964)
文藝協會國樂獎
::: 版權所有 © 2022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資訊安全政策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通過無障礙檢測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