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
1.
劉梅琴 主編,《書生豪傑 : 創辦人張其昀博士與現代文藝》,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2015年。
2.
郭汾陽(散木),《現代學人謎案一史地學家張其昀的前前後後》,台北,秀威,2011年。
3.
李紹盛,《民國精英人物的故事》,台北,秀威,2010年。
4.
陳寶雲,《學術與國家:<史地學報>及其學人群硏究》,合肥,安徽教育,2010年。
5.
何方昱,《科學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與時代>月刊(1941-1948)研究》,上海,上海世紀,2008年。
6.
吳忠良,《傳統與現代之間-南高史地學派研究》,北京,華齡,2006年。
7.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2003年。
8.
梁實秋,《梁實秋文集》,廈門,鷺江,2002-2004年。
9.
中國文化大學發展史編撰委員會,《中國文化大學發展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2002年。
10.
胡適,《胡適日記全編》,合肥,安徽教育,2001年。
11.
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委會,《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2000年。
12.
宋晞,〈張其昀先生對國史研究的貢獻〉,《民國以來的中國史學論集》,臺北,國史館,1999年。
13.
王慕民,《政壇名人-民國政治舞台上的浙東人物》,北京,中國文史,1998年。
14.
吳斯仁,〈學兼中西布衣顯貴-著名人文地理學家、史學家張其昀〉,《文化群星:近現代寧波籍文化精英》,北京,中國文史,1998年。
15.
胡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16.
胡適,《胡適家書》,合肥,安徽人民,1996年。
17.
胡適,《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1996年。
18.
程光裕,〈大學時代師友的懷念〉,《常溪集(1~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
19.
程光裕,〈一部書的恩惠〉,《常溪集(1~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
20.
程光裕,〈張其昀、胡適與中國歷史學會〉,《常溪集(1~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
21.
劉紅,《蔣介石的幕僚們》,武漢,武漢,1992年。
22.
楊仲揆,〈我與張其昀(曉峯)先生-關於琉球、釣魚臺問題的一段掌故〉,《琉球古今談-兼論釣魚台問題》,臺北,臺灣商務,1990年。
23.
蔣復璁,〈讀張其昀先生著「孔學今義」〉,《珍帚齋文集卷二,圖書與圖書館》,臺北,臺灣商務,1985年。
24.
竺可楨,《竺可楨日記》,第一本,北京,人民,1984年。
25.
秦孝儀,《中華民國名人傳》,頁269,台北,近代中國,1984年。
::: 版權所有 © 2022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資訊安全政策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通過無障礙檢測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