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
1.
朱鮮峰,〈“學衡派”的謝幕〉,長沙,書屋,3期,2021年,頁53-56。
2.
何沛東,〈張其昀先生的區域地理學思想與成就〉,北京,地理學報,76卷第1期,2021年,頁235-247。
3.
李云恒,〈《遵義府志》與《遵義新志》比較研究〉,北京,漢字文化,4期,2021年,頁98-99。
4.
蔣義斌,〈興學與治學的典範:紀念張其昀博士一百二十歲誕辰暨宋晞教授百歲誕辰〉,台北市,《第七屆海峽兩岸「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2021年。。
5.
張雪松,〈論「解嚴」前臺灣佛教高等教育格局的初步形成〉,廣西,玄奘佛學研究,34期,2020年,頁1-34。
6.
毛曦,〈輔助科學:民國史學中的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天津,歷史教學(下半月刊),7期,2020年,頁22-28。
7.
王棟,〈略論《中文大辭典》的版本和字數〉,廣西,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期,2020年,頁80-87。
8.
吳忠良,〈南高學派與中國民族史研究〉,昆明,《學術探索》,3期,2020年,頁99-106。
9.
孟繁之,〈墨痕舊影的研究新意〉,北京,《讀書》,1期,2020年,頁119-121。
10.
楊世海,〈《思想與時代》月刊與薩頓新人文主義〉,衡陽,衡陽師范學院學報,41卷第4期,2020年,頁77-82。
11.
楊世海,〈《思想與時代》月刊與新文化運動〉,株州,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卷第4期,2020年,頁118-124。
12.
王志通,〈地方書寫與文化表達:民國《夏河縣志》的編纂與邊政〉,上海,《上海地方志》,3期,2019年,頁69-79、96。
13.
占小飛,〈張其昀的海洋教育思想——以《新學制人生地理教科書》為中心〉,寧波,《寧波教育學院學報》,3期,2019年,頁91-95。
14.
都蕭雅,〈后學衡時期的民族國家倫理認同建構——以《思想與時代》同人的言說為中心〉,南京,《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期,2019年,頁137-145、148。
15.
吳忠良,〈南高學派與中國史學史研究〉,北京,《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1期,2018年,頁178-194。
16.
吳昌、李旭青,〈張其昀“軍人魂”思想芻議〉,太原,《名作欣賞》,17期,2018年,頁164-166。
17.
馬瑞,〈環境與人生:張其昀的生態環境思想〉,南京,《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期,2018年,頁18-26。
18.
張凱,〈科學時代的人文主義:國難之際浙江大學文學院的合與分〉,廣州,《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18年,頁53-64。
19.
喬欣,〈張其昀先生的地理區域理念述評〉,北京,《長江叢刊》,36期,2018年,頁153-154。
20.
樓培,〈錢穆致張其昀遺札一通考釋〉,北京,《新文學史料》,1期,2018年,頁119-126。
21.
毛曦,〈20世紀50年代前的中國大古都問題——有關大古都研究學術史的補充〉,陝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期,2017年,頁48-56。
22.
吳瑞秀,〈民國時期特殊文獻數字化整理:以張其昀先生相關文獻為例〉,上海,《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1期,2017年,頁30-31。
23.
李嵐,〈梁氏三兄弟的黃埔情緣〉,北京,《黃埔》,3期,2017年,頁67-73。
24.
郭汾陽(散木),〈國民黨為何選擇退居臺灣?〉,陝西,《益壽寶典》,13期,2017年,頁49。
25.
郭懷,〈大教育家柳詒徵先生〉,北京,《教育家》,17期,2017年,頁93-96。
26.
陳靜,〈浙江大學哲學系創建之際賀麟佚函〉,浙江,《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7年,頁136。
27.
王汎森、袁一丹,〈滿眼都是"現在"〉,北京,《讀書》,6期,2016年,頁37-45。
28.
王瑞,〈論張其昀由獨立學人向國民黨政治之轉折〉,浙江,《中國近代史論壇》研討會,2016年。
29.
何方昱,〈知識、人脈與時局:張其昀學術生涯得政治轉型〉,浙江,《中國近代史論壇》研討會,2016年。
30.
何方昱,〈知識、人脈與時局:張其昀學術生涯的政治轉型〉,北京,《近代史研究》,4期,2016年,頁90-105、161。
31.
何沛東,〈試論張其昀主編《遵義新志》之性質〉,北京,《中國地方志》,3期,2016年,頁10-14。
32.
李仕德,〈提倡出版事業以謀中華文化復興的張其昀〉,臺北,《國史研究通訊》,10期,2016年,頁188-204。
33.
李連昌,〈張其昀著《中國軍事史略》〉,貴州,《貴州文史叢刊》,4期,2016年,頁2、131。
34.
沈衛威,〈重識"學衡派"——《"學衡派"編年文事》導言〉,山東,《中國地方志》,2期,2016年,頁56-64。
35.
林欣榮,〈溫和的左翼:抗戰時期史家張蔭麟的論政與參政〉,廣東,《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2016年,頁95-102、132。
36.
林建剛,〈2015年胡適研究出版物盤點〉,沈陽,《中國圖書評論》,1期,2016年,頁44-50。
37.
范今朝,〈"史地學派"在中國近現代歷史地理學發展中的地位與影響〉,陝西,《中國地理歷史論叢》,1期,2016年,頁5-22。
38.
張光陸,〈張其昀的大學教育暨華岡興學思想〉,寧波,《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期,2016年,頁26-31。
39.
張凱,〈科學時代的人文主義:國難之際浙江大學文學院的分與合〉,臺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新運的再開》研討會,2016年。
40.
張學繼,〈張其昀的省區改革主張及其具體方案〉,浙江,《中國近代史論壇》研討會,2016年。
41.
戚榮達,〈為學貴自辟,莫依門戶側〉,湖南,《書屋》,9期,2016年,頁10。
42.
郭汾陽(散木),〈大時代潮流下的一朵浪花——1949,蔣經國與竺可楨的意外邂逅〉,廣東,《同舟共進》,5期,2016年,頁45-49。
43.
郭汾陽(散木),〈張其昀首提國民黨遷臺〉,北京,《晚報文萃》,5期,2016年,頁24。
44.
陳云峰,〈浙江大學史地系對氣象人才的培養和貢獻〉,北京,《氣象科技進展》,4期,2016年,頁75-78。
45.
陳立文,〈蔣中正日記中的張其昀〉,臺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新運的再開》研討會,2016年。
46.
陳兆肆,〈“九一八事變”后學人對甲午戰爭的探究熱潮(1931—1945)——基于學術心態的考察〉,杭州,《安徽史學》,2期,2016年,頁52-62。
47.
陶方宣,〈蔣介石倚重的臺灣"文化之父"〉,湖南,《文史博覽》,6期,2016年,頁36-37。
48.
黃宇、肖振龍、丁堯清,〈張其昀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連載一)〉,重慶,《地理教育》,11期,2016年,頁9-10。
49.
黃宇、肖振龍、丁堯清,〈張其昀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連載二)〉,重慶,《地理教育》,12期,2016年,頁7-8。
50.
劉傳暘,〈張其昀與戰後臺灣教育〉,臺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新運的再開》研討會,2016年。
51.
樓培,〈浙大抗戰西遷時期錢穆佚函〉,浙江,《浙江大學學報》,5期,2016年,頁158。
52.
樓培,〈浙大抗戰西遷時期錢穆佚函一通〉,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6年,頁158。
53.
關永禮,〈一生襟抱在河山〉,湖南,《書屋》,9期,2016年,頁4-9。
54.
田彤、高偉軍,〈張其昀的孔子觀:文化道統與文化開新 〉,山東濟南市,《孔子的研究》,4期,2015年,頁111-117。
55.
吳松第,〈斯人已去,學術永存-敬悼陳橋驛先生〉,上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期,2015年,頁9-11。
56.
李凡,〈被攻擊和誤解的儒生張其昀〉,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5年,頁153。
57.
浙江大學檔案館,〈浙江大學文學院在遵義一次學術活動後留影〉,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5年。
58.
馬德強,〈一部系統解讀《讀書雜誌》的力作-評張其昀《〈讀書雜誌〉研究》〉,北京,《漢字文化》,1期,2015年,頁89-91。
59.
張光陸,〈張其昀的教師教育思想〉,浙江,《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期,2015年,頁20-24。
60.
張鏡湖,〈我的父親--張其昀與南海學園〉,台北,《歷史文物月刊》,第25卷第12期,2015年,頁16-19。
61.
張鏡湖口述,〈我的父親-張其昀與南海學園〉,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5卷12期,2015年,頁16-19。
62.
陶方宣,〈張其昀:他將蔣介石引向臺灣〉,河南,《名人傳記(上半月)》,8期,2015年,頁63-68。
63.
劉梅琴,〈張其昀博士與現代中國文藝復興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5卷11期,2015年,頁52-65。
64.
龐溟,〈新亞書院:一種關於復興的理想〉,上海,《書城》,7期,2015年,頁11-19。
65.
毛文婷、張淑鏘,〈張其昀與浙大史地研究所〉,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4年,頁183。
66.
毛文婷、張淑鏘,〈葉篤正與浙江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2014年,頁187。
67.
牛力,〈民國時期大學治理中的北大與中大之爭——以羅家倫和南高學者為中心〉,南京,《學海》,06期,2014年,頁69-74。
68.
牛海楨,〈《漢唐時期淮河流域歷史地理研究》評介〉,北京,《地理學報》,10期,2014年,頁1591。
69.
吳忠良,〈南高學派的愛國主義史學〉,青島,《東方論壇》,4期,2014年,頁41-47、67。
70.
浙江大學檔案館,〈浙大史地研究所創始者張其昀〉,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14年,頁167。
71.
祝鴻熹、王國珍,〈全面挖掘王氏校勘、訓詁精髓的一部力作——評張其昀《〈讀書雜志〉研究》〉,浙江,《臺州學院學報》,2期,2014年,頁90-92。
72.
張光陸,〈張其昀兒童本位的新儒學教育思想探析〉,寧波,《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06期,2014年,頁25-29。
73.
張勇,〈《國風》半月刊的思想理念〉,武漢,《文學教育(上)》,11期,2014年,頁110-111。
74.
曹尚斌,〈追思張其昀先生對現代教育啟迪之功〉,臺北,《中原文獻》,46卷1期,2014年,頁97-100。
75.
陳學溶,〈檔案證明竺老是公正的〉,南京,《大氣科學學報》,2期,2014年,頁243-244。
76.
黃金生,〈蔣經國首提撤退臺灣〉,南寧,《當代廣西》,24期,2014年,頁60。
77.
楊婉婷,〈近三十年來海峽兩岸張其昀史地學研究〉,淮北,《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06期,2014年,頁115-120。
78.
楊葳蕤,〈以《漢書‧地理志》之體例試讀《中國風俗論》〉,雲南,《華夏地理》,6期,2014年,頁183-184。
79.
鄭素燕,〈張其昀改革省區思想淺談〉,安徽,《安徽文學(下半月)》,12期,2014年,頁157-158。
80.
任媛媛,〈以《漢書‧地理志》之體例試讀張其昀之《中國風俗論》〉,上海,《青年與社會(下) 》,12期,2013年,頁331-332。
81.
任媛媛,〈以《漢書‧地理志》之體例試讀張其昀之《中國風俗論》〉,上海,《青年與社會》,36期,2013年,頁331、332。
82.
吳美鳳,〈哲人已遠,經典長存--一代教育家張其昀〉,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卷3期(總號236),2013年,頁81-91。
83.
李傳璽,〈在臺灣的兩次“巧遇”〉,臺灣,《臺聲》,5期,2013年,頁84-85。
84.
馬小菲,〈文大印象-臺灣遊學雜記〉,濟南,《中學時代》,11期,2013年,頁26-27。
85.
陳軍,〈《寧波商幫史》精彩書摘〉,寧波,《寧波通訊》,9期,2013年,頁75。
86.
楊婧宇,〈從《張其昀先生文集》裡的""人物評述""看文集類史料的史學價值〉,河北,《青春歲月》,8期,2013年,頁408-709。
87.
鄭素燕,〈張其昀與東北問題述論〉,安徽,《長春工業大學學報》,4期,2013年,頁86-88。
88.
靳樹鵬,〈不該忘記張蔭麟〉,長沙,《書屋》,10期,2013年,頁21-25。
89.
王瑞,〈探析張其昀的儒生情結〉,浙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期,2012年,頁124-128。
90.
左雙文,〈王世傑為什麼被蔣介石免職(三) 〉,廣東,《中學歷史教學》,12期,2012年,頁4-5。
91.
安瀾,〈1949年,蔣介石轉移大陸黃金始末〉,成都,《龍門陣》,7期,2012年,頁4-11。
92.
何方昱,〈知識、權力與學科的合分——以浙大史地學系為中心(1936—1949)〉,上海,《學術月刊》,5期,2012年,頁145-154。
93.
汪幸福,〈宋美齡強阻蔣介石撤銷孔祥熙、宋子文黨籍內幕〉,河南,《名人傳記(上半月)》,7期,2012年,頁62-66。
94.
姜愛萍,〈復興人文地理學的旗手——李旭旦〉,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34期,2012年,頁31。
95.
苗英健、孫桂英,〈五四時期史學代表性刊物之一:《史地學報》〉,北京,《出版史料》,1期,2012年,頁80-85。
96.
浙江大學檔案館,〈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期,2012年,頁26。
97.
張卓群,〈錢穆與國立浙江大學關係考述〉,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期,2012年,頁161。
98.
張軻風,〈康藏與西南:近代以來西南邊疆的區域重構〉,雲南,《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期,2012年,頁143-149。
99.
許小青,〈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兩次遷都之爭〉,廣東,《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期,2012年,頁1-10。
100.
陳建軍,〈梅光迪與“南高第一屆暑期學校”〉,湖南,《書屋》,10期,2012年,頁31-33。
101.
劉海峰,〈論臺灣《清史》的學術價值及學術失誤〉,河南,《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期,2012年,頁137-140。
102.
樓培,〈緣慳一面的兩位浙大先賢:夏承燾與錢穆——以《天風閣學詞日記》為線索〉,江蘇,《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2012年,頁60-66。
103.
黎鐸,〈開放中的反思-沙灘文化衰落的原因探究〉,貴州,《當代貴州》,23期,2012年,頁50-52。
104.
何春暉、胡嵐,〈竺可楨與張其昀交誼考〉,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2011年,頁190。
105.
李英奎,〈夏河縣名小考〉,黑龍江,《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期,2011年,頁78。
106.
孫祥偉,〈中國“文軍”長征——浙大西遷〉,遼寧,《蘭臺世界》,20期,2011年,頁32。
107.
許小青,〈南高學派與現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以孔子觀為中心的探討〉,湖北,《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期,2011年,頁57-67。
108.
陳勇,〈試論錢穆與胡適的交誼及其學術論爭〉,北京,《史學史研究》,3期,2011年,頁65-77。
109.
劉海峰,〈《清史稿》、臺灣《清史》與國家《清史》〉,沈陽,《蘭臺世界》,19期,2011年,頁61-62。
110.
鄭素燕,〈1949年前張其昀的人際網絡〉,安徽,《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期,2011年,頁119-121。
111.
鄭素燕、方良,〈出世與入世的抉擇——張其昀從政原因淺析〉,湖南,《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2011年,頁124-128。
112.
何卓恩,〈民本與民主:1950年代殷海光經歷的兩場論戰〉,湖北,《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3期,2010年,頁332-338。
113.
姚魯烽,〈中國地理學會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的發展回顧〉,北京,《地理學報》,5期,2010年,頁636-638。
114.
許小青,〈張其昀與南高學派〉,中國,《近代史學刊》,第七輯,2010年,頁151-168。
115.
散木,〈第一個提議國民黨遷台的蔣介石幕僚〉,湖北,《中華傳奇(大歷史) 》,9期,2010年,頁62。
116.
散木,〈張其昀的大陸最後時刻-兼述其與國民黨的遷台行動 〉,山東,《歷史學家茶座》,001期,2010年。
117.
黃克武,〈蔣介石與賀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7期,2010年,頁17-58。
118.
黃修明、陳勇,〈學者的交往與時代關懷——張蔭麟、錢穆交往述論〉,天津,《月刊》,7期,2010年,頁47-51。
119.
蔡鈺鑫,〈張其昀通才教育思想與中國文化〉,桃園,《通識教育學刊》,6期,2010年,頁69-87。
120.
鄭素燕,〈1949年前張其昀的人際網絡〉,吉林,《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期,2010年,頁107-109。
121.
鄭善慶,〈房謀杜斷?——論錢穆與顧頡剛的分野〉,湖南,《書屋》,8期,2010年,頁29-32。
122.
王瑞,〈論張其昀新人文主義史學產生的背景〉,浙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3期,2009年,頁123-128。
123.
玲玲,〈蔣介石撤離大陸前夕〉,山東,《老年教育(長者家園)》,7期,2009年,頁12-13。
124.
景凱旋,〈《論語》“民無信不立”補釋〉,湖南,《書屋》,10期,2009年,頁54-57。
125.
蔡鈺鑫,〈張其昀之大學通才教育思想初探〉,高雄,《高醫通識教育學報》,4期,2009年,頁126-143。
126.
鄧可,〈走近三毛〉,山西,《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9期,2009年,頁59-61。
127.
謝魯渤,〈雷峰塔一二三四〉,浙江,《西湖》,7期,2009年,頁57-63。
128.
卞覺非,〈一部銳意創新的成功之作-讀張其昀《漢字學基礎》〉,吉林,《漢語學習》,03期,2008年,頁110-112。
129.
何方昱,〈學術、媒介與政治——論20世紀40年代《思想與時代》月刊社關于建都之爭〉,黑龍江,《求是學刊》,2期,2008年,頁139-144。
130.
何方昱,〈學人聚合與中國學界“自組織”——以1940年代《思想與時代》學社為中心〉,上海,《史林》,4期,2008年,頁49-64、189。
131.
何方昱,〈理想與現實之間:《思想與時代》月刊同人的政治祈求〉,上海,《社會科學》,8期,2008年,頁179-187、192。
132.
阮大仁,〈教育部長梅上張下之經過--兼述蔣中正與陳誠為此事攤牌之秘會〉,臺北,《傳記文學》,92卷2期(總號549),2008年,頁54-60。
133.
彭明輝,〈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 (1911-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期,2008年,頁51-84。
134.
趙淑德,〈跨越傳統與現代,兼具感性和理性:學人張曉峯德配龔柏英夫人典型在夙昔〉,台北,《中外雜誌》,48卷5期(總號501),2008年,頁31-35。
135.
蔡鈺鑫,〈張其昀論大學通才教育〉,屏東,《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頁215-230。
136.
鄭素燕,〈國防問題叢談——淺論張其昀的國防思想〉,安徽,《月刊》,4期,2008年,頁376-377。
137.
何方昱,〈學人、媒介與國家:以《思想與時代》月刊創刊為中心(1941-1948) 〉,上海,《史林》,1期,2007年,頁18-32、187。
138.
吳忠良、王效良,〈陳訓慈與民國時期的中國史學會〉,杭州,《浙江社會科學》,3期,2007年,頁153-158。
139.
陳國川,〈臺灣中學地理教育的改革與實踐〉,臺北,《地理教育》,1期,2007年,頁10-11。
140.
彭雷霆、羅福惠,〈人文與科學並重:《國風》抵抗日本侵略的救亡主張〉,安徽,《安徽史學》,2期,2007年,頁70-77。
141.
夢淵,〈"東南大學之父"郭秉文〉,北京,《人物》,9期,2007年。
142.
吳忠良,〈南高史地學派引論(上) 〉,山東,《東方論壇》,5期,2006年,頁78-86、92。
143.
吳忠良,〈南高史地學派引論(下) 〉,山東,《東方論壇》,6期,2006年,頁76-84、121。
144.
沈衛威,〈“學衡派”史實及文化立場〉,吉林,《社會科學戰線》,3期,2006年,頁100-103。
145.
[《中國美術館》主編],〈大學博物館的經營與管理-臺北華岡博物館陳明湘館長訪談〉,北京,《中國美術館》,6期,2005年,頁121-122。
146.
王永太,〈張其昀與《遵義新志》〉,北京,《中國地方志》,2期,2005年,頁55-60。
147.
吳忠良,〈南高史地學派與中國史學會〉,福建,《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2005年,頁61-66。
148.
沈衛威,〈對民國時期建都問題論爭的回顧〉,江蘇,《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期,2005年,頁19-23。
149.
陳青田,〈張其昀對國防教育的卓見宏識〉,臺北,《中外雜誌》,78卷4期(總號464),2005年,頁93-104。
150.
錢茂偉,〈現代浙東學人張其昀的史地學成就〉,上海,《浙東文化研究集刊》,2期,2005年。
151.
[《中文自修》主編],〈必須要演講〉,上海,《中文自修》,1期,2004年,頁23。
152.
地理學報主編,〈《地理學報》歷屆編輯委員會(1934~2004年),北京,《地理學報》,6期,2004年,頁1082。
153.
吳忠良,〈評南高師的史地學研究〉,河南,《史學月刊》,3期,2004年,頁48-53。
154.
沈衛威,〈史地學報及其文化立場〉,河南,《史學月刊》,3期,2004年,頁54-59。
155.
姚魯烽、何書金,〈《地理學報》創刊70周年大事記(1934~2004年) 〉,北京,《地理學報》,6期,2004年,頁1082-1084。
156.
施雅風,〈冰川學開拓與氣候環境變化研究的回顧〉,蘭州,《冰川凍土》,1期,2004年,頁66-72。
157.
程國強,〈青山綠水憶雙溪--兼懷大教育家張其昀〉,臺北,《中外雜誌》,73卷5期(總號435),2003年,頁75-80,96-100。
158.
程國強,〈青山綠水憶雙溪--兼懷大教育家張其昀〉,臺北,《中外雜誌》,74卷3期(總號439),2003年,頁93,86-91。
159.
賈鴻雁,〈民國時期旅游研究之進展〉,北京,《旅游學刊》,4期,2002年,頁74-77。
160.
鄧麗蘭,〈南京政府時期的專家政治論:思潮與實踐〉,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期,2002年,頁115-121。
161.
劉思祥,〈高子傳略〉,安徽,《江淮文史》,2期,2001年,頁143-152。
162.
闕維民,〈“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于今年5月召開〉,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期,2001年,頁29。
163.
化夷,〈蔣家客卿吳稚暉〉,湖北,《世紀行》,3期,2000年,頁41-44。
164.
王成聖,〈遊蹤萬里心懷天下:地理學大師張其昀(上)〉,台北,《中外雜誌》,67卷1期(總號395),2000年,頁13-18。
165.
王成聖,〈遊蹤萬里心懷天下:地理學大師張其昀(下)〉,台北,《中外雜誌》,67卷2期(總號396),2000年,頁43-46。
166.
韋俊世,〈一位老教育家的臺灣情懷〉,北京,《統一論壇》,4期,2000年,頁36-37。
167.
巢乃鵬、萬宇,〈臺灣地區的大學出版機構〉,北京,《出版發行研究》,5期,2000年,頁63-64。
168.
李松林,〈論蔣介石在臺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北京,《北京黨史》,3期,1998年,頁44-48。
169.
沈衛威,〈《學衡》主要作者的個體命運〉,河南,《河南社會科學》,5期,1998年,頁25-31。
170.
顏士之、許為民,〈張其昀史地結合思想與浙江大學史地系辦學特色〉,杭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期,1998年,頁55-60。
171.
宋晞,〈名滿天下中國史地學家、教育家張其昀的一生〉,臺中,《中國人物雜誌》,1卷1期,1997年,頁8-14。
172.
彭昆,〈郁達夫,楊雲友及其他〉,北京,《瞭望新聞週刊》,19期,1997年,頁35。
173.
韓光輝,〈張其昀的志事與平生〉,臺北,《中外雜誌》,62卷6期(總號370),1997年,頁6、13-15、34-37。
174.
韓光輝,〈張其昀及其歷史地理學貢獻〉,北京,《中國科技史料》,1期,1997年,頁38-48。
175.
宋晞,〈張其昀先生對國史研究的貢獻〉,臺北,《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頁1-9。
176.
夏曉虹,〈寂寞身後事〉,北京,《讀書》,6期,1996年,頁126-135。
177.
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連載之四) 〉,北京,《史學理論研究》,4期,1996年,頁125-132。
178.
林正哲,〈張其昀〉,台北,《中外雜誌》,第57卷第5期(總號339期),1995年,頁107-108。
179.
張文建,〈學衡派的文化保守主義及其影響〉,北京,《史學理論研究》,4期,1995年,頁89-102。
180.
程光裕,〈學海風雲錄--張其昀.胡適.歷史學會〉,臺北,《中外雜誌》,58卷1期(總號341),1995年,頁120-123。
181.
王驤,〈張其昀編寫的地理教科書〉,江蘇,《民國春秋》,1期,1994年,頁19。
182.
田夫,〈竺可楨對蔣介石傳記的批評〉,江蘇,《民國春秋》,3期,1994年,頁11。
183.
彭明輝,〈《史地學報》與歷史地理學的興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1期,1994年,頁109-142。
184.
宋晞,〈張其昀與我國文化教育〉,臺北,《中外雜誌》,54卷3期(總號319),1993年,頁96-103。
185.
宋晞,〈張其昀與我國文化教育〉,臺北,《中外雜誌》,54卷4期(總號320),1993年,頁80-87。
186.
劉盛佳,〈張其昀的地理思想和學術成就〉,北京,《地理學報》,4期,1993年,頁377-384。
187.
潘雲唐,〈丁文江在中國地理科學上的建樹〉,北京,《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期,1993年,頁57-62。
188.
李志夫,〈從張其昀先生之「聖教育」思想評議中國海峽兩岸之宗教教育〉,台北,《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議論文集》,1992年,頁121-132。
189.
柴繼光,〈讀《中華鹽業史》劄記〉,四川,《鹽業史研究》,2期,1992年,頁27-30。
190.
宋晞,〈張其昀先生對臺灣文化與教育上的貢獻〉,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 第三冊》,1991年,頁296-319。
191.
林子勛,〈張其昀先生的哲學思想〉,臺北,《華岡文科學報》,18期,1991年,頁311-333。
192.
柳定生,〈繆風林先生小傳〉,江蘇,《民國檔案》,3期,1988年,頁137、138。
193.
高明,〈張曉峰先生行狀〉,臺北,《大陸雜誌》,77卷3期,1988年,頁47-48。
194.
胡健中,〈三封亡友的信 ﹝陳布雷﹑陳誠﹑張其昀﹞〉,臺北,《傳記文學》,50卷3期(總號298),1987年,頁46-48。
195.
高明,〈鄞縣張曉峰先生其昀行狀〉,臺北,《國史館館刊》,1期,1987年,頁159-163。
196.
劉民達,〈張其昀先生對“盧溝”的考證 〉,北京,《今日中國(中文版)》,10期,1987年,頁31。
197.
王大任,〈我認識曉峰先生的回憶〉,臺北,《革命思想》,60卷1期,1986年,頁7-9。
198.
胡煥庸,〈悼念地理學者李旭旦教授〉,北京,《群言》,7期,1986年,頁39-40。
199.
倪渭卿,〈記華岡興學的張曉峰先生〉,臺北,《傳記文學》,48卷4期(總號287),1986年,頁29-30。
200.
唐振楚,〈張曉峰先生對三民主義的精思力踐〉,臺北,《三民主義研究學報》,10期,1986年,頁281-283。
201.
陳如一,〈追思張其昀博士〉,臺北,《寧波同鄉》,217期,1986年,頁6-8。
202.
陳如一,〈追思張其昀博士〉,臺北,《寧波同鄉》,218期,1986年,頁8-11。
203.
賀忠儒,〈張曉峰先生生平及其貢獻〉,臺北,《地學彙刊》,5期,1986年,頁1-6。
204.
劉鴻喜,〈敬悼本會名譽會長張其昀先生〉,臺北,《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期,1986年,頁1-3。
205.
蔣君章,〈追懷張其昀先生〉,臺北,《中外雜誌》,39卷1期(總號227),1986年,頁55-59。
206.
蔡秋來,〈永懷張其昀老師〉,臺北,《中外雜誌》,39卷2期(總號228),1986年,頁116-119。
207.
蔡棟雄,〈一介書生與他的教育王國 ﹝張其昀﹞〉,臺北,《中外雜誌》,40卷3期(總號235),1986年,頁30-32。
208.
鄭彥棻,〈紀念張其昀曉峰兄〉,臺北,中外雜誌》,40卷4期(總號236),1986年,頁29-30。
209.
鄧景衡,〈張[曉峰]創辦人與中國地理教育〉,臺北,《地學彙刊》,5期,1986年,頁202-207。
210.
魏汝霖,〈張其昀的宗教思想〉,臺北,《中外雜誌》,40卷3期(總號235),1986年,頁28-29。
211.
關世傑,〈永遠懷念曉公海洋宗師〉,臺北,《海洋彙刊》,31期,1986年,頁1-3。
212.
卜少夫,〈曉峰先生樸素〉,香港,《新聞天地》,41卷39期(總號1963),1985年,頁16-17。
213.
卜少夫,〈曉峰先生樸素〉,新北,《傳記文學》,47卷3期(總號280),1985年,頁28-29。
214.
尹德民,〈張[其昀]著《中華五千年史》書後〉,臺南,《中國國學》,13期,1985年,頁279-281。
215.
王成聖,〈張其昀二三事〉,臺北,《中外雜誌》,38卷4期(總號224),1985年,頁35-39。
216.
吳俊升,〈曉峰先生之立德立功與立言〉,臺北,《傳記文學》,47卷4期(總號281),1985年,頁16。
217.
宋晞,〈四十年的追憶,悼張曉峰老師〉,臺北,《中外雜誌》,38卷5期(總號225),1985年,頁19-21。
218.
周世輔,〈我所仰慕的張曉峰先生〉,臺北,《革命思想》,59卷4期,1985年,頁26-28。
219.
治喪委員會,〈鄞縣張曉峰先生其昀行狀〉,臺北,《傳記文學》,47卷3期(總號280),1985年,頁30-32。
220.
治喪委員會,〈鄞縣張曉峰先生其昀行狀〉,臺北,《浙江月刊》,17卷9期(總號197),1985年,頁12-15。
221.
治喪委員會,〈鄞縣張曉峰先生其昀行狀〉,臺北,《寧波同鄉》,207期,1985年,頁24-25。
222.
姜竹,〈追念鄉賢張其昀博士﹣﹣祥著 立言不朽〉,臺北,《寧波同鄉》,208期,1985年,頁10-11。
223.
馬起華,〈憶念張曉峰師〉,臺北,《政治文化》,3期,1985年,頁389-393。
224.
高明,〈張其昀先生的生平〉,臺北,《中外雜誌》,38卷4期(總號224),1985年,頁32-34。
225.
高明,〈張其昀先生逝世紀念專輯〉,台北,《中外雜誌》,第38卷第4期,1985年,頁32-34。
226.
張佛千,〈敬悼張曉峰先生〉,臺北,《傳記文學》,47卷4期(總號281),1985年,頁39-45。
227.
張載宇,〈國防研究院園丁,張其昀博士的風範〉,臺北,《中外雜誌》,38卷4期(總號224),1985年,頁10-12。
228.
馮紹霆,〈孫中山撰山田良政碑文及建碑紀念詞〉,北京,《歷史檔案》,2期,1985年,頁42-43、02。
229.
楊仲揆,〈張其昀先生重視琉球與釣魚臺問題〉,臺北,《傳記文學》,47卷4期(總號281),1985年,頁46-49。
230.
虞舜,〈敬悼張曉峰先生〉,臺北,《寧波同鄉》,206期,1985年,頁3-4。
231.
劉昭晴,〈敬悼張曉峰先生〉,臺北,《革命思想》,59卷6期,1985年,頁28-30。
232.
劉紹唐,〈民國人物小傳. 張其昀〉,臺灣,《傳記文學》,4期,1985年。
233.
樂恕人,〈有容乃大‧有欲而剛,敬悼文化偉人張曉峰先生〉,臺北,《中外雜誌》,38卷5期(總號225),1985年,頁58-60。
234.
潘重規,〈張曉峰先生對敦煌學之啟導〉,臺北,《敦煌學》,10期,1985年,頁1-18。
235.
蔣君章,〈追懷張其昀先生〉,臺北,《中外雜誌》,38卷6期(總號226),1985年,頁63-66。
236.
蔣經國、俞國華,〈總統令〉,台北,《總統府公報》,4504號,1985年,頁1。
237.
鄭貞銘,〈難忘的美麗時光,敬悼張其昀先生〉,臺北,《中外雜誌》,38卷4期(總號224),1985年,頁135-136。
238.
錢穆,〈紀念張曉峰吾友〉,新北,《傳記文學》,47卷6期,1985年,頁69-71。
239.
錢穆,〈紀念張曉峰吾友〉,臺北,《中外雜誌》,38卷6期(總號226),1985年,頁16-18。
240.
錢穆,〈悼念老友張其昀〉,香港,《大成》,145期,1985年,頁19-21。
241.
魏汝霖,〈我所知道的張其昀先生〉,臺北,《中外雜誌》,38卷6期(總號226),1985年,頁111-112。
242.
關國煊,〈張其昀(1901-1985)〉,臺北,《傳記文學》,47卷4期(總號281),1985年,頁132-136。
243.
丁慰慈,〈為歷史作見證-喜見張其昀先生編「先總統 蔣公全集」 樂成〉,臺北,《文藝復興》,155期,1984年,頁29-32。
244.
陳長華,〈張其昀先生受儒林共仰〉,臺北,《中央月刊》,15卷5期,1983年。
245.
李萬,〈中國景觀區劃初步研究〉,長春,《地理科學》,4期,1982年,頁358-367、397-398。
246.
石武,〈張其昀主編《中文大辭典》〉,上海,《社會科學》,2期,1981年,頁158。
247.
曹文彥,〈The Exemplary Life of an Eminent Confucian Activist--A Light for the Darkening World(張其昀)〉,臺北,《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22卷2期,1981年,頁1-28。
248.
魏偉琦,〈張其昀先生的文學思想〉,臺北,《文藝復興》,121期,1981年,頁35-47。
249.
梁實秋,〈好大喜功的曉峰先生(張其昀)〉,臺北,《中外雜誌》,28卷6期,1980年,頁18。
250.
曾迺碩,〈推介張其昀著「孔學今義」 〉,臺北,《中國與日本》,23期,1980年,頁26。
251.
程光裕,〈新時代、新通史(張其昀著)〉,臺北,《文藝復興》,113期,1980年,頁18-24。
252.
閔龍華,〈談辭書編纂中存在的幾個問題-評《中文大辭典》〉,江蘇,《徐州師範學院學報》,3期,1980年,頁86-90、112。
253.
潘重規,〈書生本色--壽曉峰張先生〉,臺北,《中外雜誌》,28卷6期,1980年,頁13-17。
254.
鄭向恆,〈我所認識的創辦人(張其昀)〉,臺北,《木鐸》,9期,1980年,頁485-488。
255.
李哲朗,〈張曉峰先生的風範〉,台北,《民眾日報》,1979年11月25日。
256.
史紫忱,〈孔子的教育精神--張其昀編「孔學今義」書後〉,台北,《中央日報》,1979年,頁11。
257.
何智霖,〈張其昀「中華五千年史」的體例與其戰國史之部的取材〉,臺北,《簡牘學報》,8期,1979年,頁543-554。
258.
姚朋,〈孔學現代化●憂患之學〉,台北,《華學月刊》,90期,1979年,頁58-60。
259.
殷卓倫,〈張其昀其人其事〉,臺北,《浙江月刊》,11卷4期,1979年,頁5-7。
260.
張至皋,〈"四川"的名稱由來和轄區演變〉,成都,《社會科學研究》,5期,1979年,頁35-36。
261.
彭歌,〈孔學的現代化.夏患之學 (張其昀著《孔學今義》)〉,臺北,《華學月刊》,90期,1979年,頁58-60。
262.
彭瀛添,〈張其昀著作目錄〉,臺北,《簡牘學報》,8期,1979年,頁597-651。
263.
曾廼碩,〈推介(張其昀著)〉,臺北,《中國與日本》,223期,1979年,頁26。
264.
蔣復璁,〈讀張其昀著「孔學今義」〉,臺北,《華學月刊》,91期,1979年,頁58-89。
265.
魏汝霖,〈張其昀「中華五千年史」第四冊書後〉,臺北,《古今談》,169期,1979年,頁26。
266.
殷卓倫,〈張其昀其人其事〉,臺北,《中外雜誌》,22卷3期,1977年,頁122-124。
267.
胡蘭成,〈論經學、革命學與日本學--與張其昀先生書〉,臺北,《華學月刊》,42期,1975年,頁37-45。
268.
康僑,〈文化復興巨擘張其昀〉,臺北,《中外雜誌》,13卷3期,1973年,頁56-60。
269.
陳直夫,〈關於梅縣教育事業--張其昀先生「中大在臺灣」讀後〉,臺北,《中外雜誌》,14卷4期,1973年,頁78-79。
270.
趙振宇,〈張其昀之國父全書序〉,臺北,《革命思想》,34卷5期,1973年,頁17-19。
271.
戴君仁,〈張其昀等著「陽明學論文集」簡介〉,臺北,《華學月報》,6期,1972年,頁8-10。
272.
王水村,〈蜚聲論壇的張其昀〉,台北,《當代中國名人剪影》,1970年,106-107。
273.
王康,〈名史學家張其昀〉,台北,《人物春秋》,1970年,37-45。
274.
王美奐,〈述志--致張其昀先生書〉,臺北,《華岡學報》,5期,1969年,頁435-489。
275.
宋穎豪,〈心平氣和談張曉峯先生〉,台北,《政治評論》,第21卷第12期,1969年,頁26-28。
276.
郭湛波,〈張其昀論政治思想〉,臺北,《國魂》,289期,1969年,頁39-41。
277.
陳祚龍,〈尋思尉薦張其昀〉,台北,《政治評論》,第22卷第5期,1969年,頁29-30。
278.
黃玉明,〈讀者投書,讀「張其昀啟事」有感〉,臺北,《中國一周》,1002期,1969年,頁27。
279.
廖浤書,〈日本政府贈勳谷正綱、張其昀等四人〉,臺北,《中國一周》,983期,1969年,頁15。
280.
默盧,〈孔老夫子與張其昀〉,臺北,《藝文誌》,50期,1969年,頁5-6。
281.
魏汝霖,〈中國軍事史略(書評)〉,台北,《戰史彙刊》,1期,1969年,頁211-212。
282.
林翠,〈張其昀的理想與實踐〉,台北,《政治評論》,第21卷第2期,1968年,頁22-27。
283.
華僑社,〈簡介中華學術院〉,台北,《政治評論》,第20卷第1期,1968年。
284.
彭品光,〈張其昀與出版事業〉,台北,《中國一周》,900期,1967年,頁17。
285.
黎東方,〈孔子新傳(書評)〉,台北,《東西文化》,9期,1967年,頁54-55。
286.
張貴永,〈張貴永教授自柏林寄張其昀先生書〉,臺北,《中國一周》,825期,1966年,頁5。
287.
衛挺生,〈與張其昀先生論學書〉,臺北,《中國一周》,800期,1965年,頁14-15。
288.
呂佛庭,〈張其昀著「中華五千年史」讀後感〉,台北,《暢流》,第26卷第6期,1962年,30-31。
289.
錢穆,〈為「民主評論」事復張其昀書〉,臺北,《中國一周》,631期,1962年,頁2。
290.
于歸之,〈推介中華五千年史--張其昀著〉,臺北,《憲政論壇》,7卷7期,1961年,頁26-27。
291.
黃大受,〈張其昀與浙東史學〉,台北,《中央日報》,1961年,頁6。
292.
寇蒂司(H.A. Curtis),〈張著「中國文化要義」評介〉,台北,《中國一周》,435期,1958年,頁4。
293.
管直,〈閑話張其昀〉,《自由報》,774期,1958年,頁2。
294.
[不詳],〈張其昀部長的原子迷〉,台北,《自由中國(社論)》,16卷1期,1957年,頁7-8。
295.
牟潤孫,〈張其昀著<中國軍事史略>評介〉,台北,《政論周刊》,129期,1957年,頁21-24。
296.
毛子水,〈評介「中華民國創立史」〉,台北,《學術季刊》,第1卷第1期,1952年,頁202-203。
297.
陳訓慈,〈中國之史學運動與地學運動〉,上海,《史地學報》,3期,1923年。
::: 版權所有 © 2022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資訊安全政策
聯絡電話:(02)2861-1801分機14216
地址:臺北市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號
55, Hwa-Kang Rd.,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11114, R. O. C.
通過無障礙檢測
回到頁首